鎏金铜禅定佛像
十六国(304-439)



More information
- 材质:鎏金铜
- 尺寸:高16 cm ; 宽8 cm
Introduction
佛陀束发,宝珠状肉髻,发丝清透;广额丰颐,长眉细目,鼻梁挺直,双唇微翕,嘴角微翘;头部略向前倾,双目微睁,神情庄严肃穆。佛陀身躯健硕,着通肩式袈裟,右上衣角敷搭左肩垂后,围绕右侧胸部形成多重放射状的厚重衣褶。双手交叠,右手在外,置于腹前,结“禅定印”;跏趺坐于半弧形坛基之上,两端浮雕护法蹲伏双狮,髭须毕现。圆形项光,上有方孔,与佛身头后短榫扣合。
至迟始于东汉时期,中国境内已开始铸造金铜佛像。目前发现十六国时期的金铜佛像,作为探索佛教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实物,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北、河南、北京、辽宁及山东,尤以河北最为集中;同时,亦如本尊鎏金铜禅定佛像,这一时期金铜佛像的造型、工艺及尺寸等整体特征也大多相似。本尊鎏金铜禅定佛像,其造型元素系脱胎于公元1-3世纪贵霜王朝的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具有浓重的希腊古典写实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