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药师佛像
明永乐(1403-1424)





更多信息
- 材质:鎏金铜
- 尺寸:高27.7cm;宽18cm
藏品介绍
佛陀左手置于腹前,托药钵,右手垂在右膝前,施与愿印,跏趺坐于莲台之上。
佛陀螺发,绀青云覆,宝塔状的肉髻顶严饰以宝珠;面相宽平,广额丰颐,眉如新月,长目微睁,似在慈爱有情众生,鼻梁挺直,两耳长垂如轮,双唇微翕,嘴角微微上扬,神情庄静。佛陀身躯匀称,肩宽腰细,颈部浮雕阶梯状三道,着袒右袈裟,衣褶层叠如实。
束腰半月形仰覆莲台,上下边缘均浮雕一周联珠;浮雕的双层莲瓣外周舒展,尖部上翘,内周如水珠般凸起,颗颗饱满,顶端浮雕卷草。台上正中阴刻左行横读楷书铭文“大明永乐年实施”。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是梵文意译,又称“大医王佛”,是佛教文献中“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经》记述,药师琉璃光如来曾发十二大愿,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因其具有起死回生之神力,所以信仰者及祈愿者尤多。
药师佛中国寺庙中作为“横三世佛”供奉于大雄宝殿,有些寺庙另设“药师殿”(俗称“药王殿”),日光菩萨和月光两菩萨胁持左右,旁侍“药师十二神将”。十二神将顶盔擐甲,手持利刃,以十二地支生肖配合昼夜十二时辰轮流值班,且十二生肖往往于头盔中显现,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