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释迦牟尼成道像
大理(937-1254)




更多信息
- 材质:鎏金铜
- 尺寸:高30.7cm
藏品介绍
佛陀跏趺坐,左手置于腹前,施定印,右手垂搭右膝处,施降魔印。
佛陀螺发右旋,肉髻圆缓,正中饰以髻珠;面部方中见圆,广额丰颐,眉骨微凸,双眉舒展,眉间现白毫瑞相,双目微睁,形似初生新月,鼻梁挺直,鼻翼较宽,耳垂穿孔,拖长至颈部,厚唇微翕,嘴角微微上翘,神情安详。身躯匀称,胸、腹微微隆起,着袒右袈裟,阶梯状的细密衣褶,遍布左肩臂、胸腹及双腿处,层层叠叠。
本尊鎏金铜释迦牟尼成道像鎏金纯厚,色调偏暖,黄中泛红,与大理其他存世鎏金铜造像相同;其面容、身躯、装束及细部处理,亦见于1978~1979年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出土的佛教造像、故宫博物院藏大理铜鎏金阿弥陀佛坐像、上海博物馆藏大理盛明二年(1163)鎏金铜大日如来坐像及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大理鎏金铜千手观世音菩萨坐像中,呈现出共同的地域特征。
南诏大明七年(937),段思平建国“大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及缅甸、老挝、越南北方部分地区;天定三年(1254),大理为忽必烈所灭。大理全境尊崇佛教,22位国主中竟有11位逊位为僧;文人亦笃信佛教,号为“释儒”。大理为弘扬佛法,曾广修庙宇,铸造佛像。大理所铸佛教金铜造像,亦如本尊鎏金铜释迦牟尼成道像,普遍以青铜为原料,且使用拨蜡法工艺,是故造像质地细腻,对精微之处的表达亦更加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