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弥勒佛坐像
明早期




更多信息
- 材质:鎏金铜
- 尺寸:高55cm
藏品介绍
佛陀双手置于胸前,结说法印,跏趺坐于莲台之上。
佛陀螺发,绀青云覆,宝塔状的肉髻顶严饰以宝珠;面相宽平,广额丰颐,眉如新月,长目微睁,似在俯视娑婆众生,鼻梁挺直,两耳长垂如轮,双唇微翕,嘴角微微上扬,神情庄严。
佛陀身躯匀称挺拔,宽肩细腰,颈部浮雕阶梯状三道,着袒右袈裟,衣褶层叠如实。
束腰半月形仰覆莲台,上下边缘均浮雕一周联珠;浮雕的双层莲瓣参差错落,外周舒展,尖部上翘,内周如水珠般凸起,颗颗饱满,顶端浮雕卷草。
弥勒是梵文音译,意译则为“慈氏”。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之类的佛教文献记述,弥勒出生于古代印度波罗奈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后闻释迦牟尼说法而皈依佛门,并常随侍释尊修习佛法;因其根机鋭利,最终成为释尊大弟子。释迦牟尼以无漏大智授记弥勒将嗣继己位成佛,故需先于释尊入灭,上升至兜率天。“兜率天”是梵语“Tusita”音译,意译为“妙足”,即衆妙俱足,是佛教文献中“三界”之欲界中的天界,即所谓“兜率净土”或“弥勒净土”。弥勒作为释迦牟尼指定的佛位继承人,在兜率天将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然后降生世间成佛。